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刻画什么内容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题写在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兴福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歌的题材为五言律诗,被收录于《全唐诗》之中。

《题破山寺后禅院》词意图

《题破山寺后禅院》词意图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现存有四个版本,也内容相差不大,主要公认为以下版本: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诗歌的大意为:作者在清晨走进了这个寺院,当时正是太阳初升,照耀着山上的树林的时候。竹林中的一条小径通往林子的深处,禅房周围花草树木长得很茂盛。山上的景色让飞鸟无比开心愉悦,清澈的水潭里的倒影让人放空心境。此刻山上万籁俱寂,只有僧人敲钟和礼佛时敲打木鱼的声音。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高山上禅院清晨幽静的意境,作者抓取了几个景点,如古寺、初日、竹林、飞鸟、水潭等,让一幅悠然自得的古寺的画卷映入读者的眼帘之中。作者借用古寺高山,来阐述其礼佛的心境,尤其是见到这样的美景之后,仿佛把世俗的烦恼全部都抛在了脑后。最后一句点题,从另一个侧面来表现作者空灵的心境,由僧人的礼佛钟声,将他带入佛理的最高境界。从而寄托了作者遁世的情怀。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语言风格简练,质朴,层次感强烈,艺术感染力强,塑造意境高远,是唐代山水诗中另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常建简介

常建这个人有些特殊,唐代人,有才华,写的诗文倒是不少,但他的字号却无法考证,生卒年月不详,甚至连他的家乡陕西长安到现在都有争议。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常建简介。

常建画像

常建画像

常建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时期的进士,和大诗人王昌龄同榜。天宝年间,在江苏当校尉,但是没过多久因为官场不得已,心情比较抑郁,就辞官不做了。他自己一个人走了还不算,又叫了好朋友王昌龄、张偾一起,到湖北武昌一代隐居去了。在此期间写了许多诗篇,现存57篇,部分被收录于《全唐诗》之内。

为什么说他的家乡有争议呢?在《唐才子传》一书中,说他是长安人。但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叫《落第长安》,是这么写的“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从这里看,好像又不是长安人。陕西自古以来都被成为“秦”,或许他连陕西人都不是。尤其是最后一句,说他只是在长安暂居而已。所以说,就目前的史料来看,他的籍贯确实存在疑问。

至于生卒年月,有人说他天宝年间就死了,又有人说他在大历年间还活着,到底孰是孰非,也难以考证。

常建善于写山水诗,主要描写山间景色、田园风光为主,偶尔也写一些边塞诗。他的诗文比较另类,立意和通俗的有些不同,如他的《塞下曲四首》等。且作诗语言比较简练,塑造意境有着其独到之处。在《全唐诗》中,收录他的诗歌15首,高于李白的13首。

常建是哪个朝代的

常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全唐诗》之中,收录了他的诗歌作品15首。相比较而言,在其中收录李白的诗仅有13首。也就是说,常建的诗在某个角度来讲成就高于李白。那么这个大诗人常建是哪个朝代的人呢?

常建的作品图

常建的作品图

前面说道,常建的诗被收录于《全唐诗》,那么首先他肯定是唐代人了。但是唐代享国近三百年,常建主要生活于那个阶段呢?根据记载,常建是开元十五年的进士,和著名的大诗人王昌龄同榜。天宝中年为盱眙尉,后来官场不甚得意,所以隐居在鄂渚的西山。史料上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的记载很少,尤其是在他隐居之后,几乎就不见于史料了。但是光凭他中科举的年份来说,他应该出生于武则天执政的末期或者唐中宗的初期。在此之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条信息,常建从开元十五年中进士后,直到天宝年间的十多年时间里,他在官场混迹却一直没有起色,也有可能当了十几年的翰林院编修的职务。